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章:一张古图伴青莲(2 / 2)


零星,无厘头。但零和我的看法有些出入,似乎他能读懂部分壁画内容,却没有解释的意思,我也不想问,观点不同,角度也不同没必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别人,惹不必要的口舌之争。

“你确定这是云阶空墓么?怎么感觉很悬?”我开始动摇最初的信心,甬道两侧的尸骨服饰不属于我所了解的任何文化,壁画奇异,没有点滴白族,汉人艺术风格,不是白族的艺术风格,和汉族的也有很大的出入。“感觉是异域文化。”

“再说。我们尽快前进免得遇上不必要的麻烦。忘了告诉你,有一个之前黑社会找过我,干盗墓的事,我回绝了。他们一直在暗中监视着我们。”零在甬道的森森白骨里,闲庭信步,走得很悠然。

两侧的墓壁从泥土过渡成凹凸不平的石壁,经过简单加工的石壁坑坑洼洼,布满小疙瘩,上面开始出现叙事性的壁画,和之前的无厘头壁画形成巨大的差别。

“你看这张鬼脸和这个人。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这里,不仅和杨玉科将军有关,还与彝族人,传闻中的青木崖鬼族有关。墓不大,却葬下诸多鲜为人知的秘辛。”零指着石壁上的森林里若隐若现的鬼脸,背对着我,不知道他的表情。

画风低沉,悠远,突变,有些时候两幅图之间的看起来丝毫没有联系。但耐着性子看下去就能够大致明白怎么回事,这长达七八米的十几幅壁画里面有三个人:一个老头,似乎是瞎子,白发苍苍,拄着一根“木棍”;还有一个只有一个背影,仿佛是背对着芸芸众生;一个面对着我我们却看不清脸的人。

壁画大概内容是他们三人在深山里共同抗击鬼脸生物和一种能行动的藤蔓,没有最终结果,不知生死成败,最后一幅壁画上画的是两条遥遥相望的山脉,中间一条江在奔涌,江边有人往江里倾洒粉末。

“这里面一人肯定是杨玉科将军,只是不知道哪一个是他。其余的我没听说过。”零有很多我不知道的秘密,他对杨玉科的了解远远超出历史记载,仙逝的老师和他一比,也有点小巫见大巫。

零说青木崖鬼族是这个地方特有的传说,大多流传于老一辈人口中,同时也是大山里彝族人文化里浓重的一笔,他们的祭祀中鬼族占有很大的成分。

耳室很小,我和他蹲着都没法进去,只能从外面看了几眼,感觉……在我们之前已经被人光临过一样,地上有几个陈旧脚印。

我们进入主墓室,里面凌乱不堪,像是发生了一场大乱斗,棺材翻了一地,棺盖,棺体分离没有一个完整的棺椁,尸骨脱离棺材,散了一地。

白骨混着红木、碎石,碎瓷等。

不少的棺材四分五裂,泥质的墓壁上,扎满碎木条,大小不一石块深陷……很明显有棺材爆炸才形成眼前的一切。

从墓壁上拔出几根木条,抠出几块带纹路的石头,心里满是疑问。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木棺、石棺为什么会炸裂,甬道里的尸骨又是怎么回事,看起来根本不是陪葬的。

“这里面到底发生过什么?就算是盗墓贼光顾过也不至于变成这样子。”我抛着一块像玉石一样的碎石,问零,“你能看出点什么,或者是听过,看过有关的么?”

他在主墓室后墙前站着,背对着我,古井无波:“青木崖鬼族的杰作。它们毁了墓里的一切。”

避开地上的棺木,白骨贴着墙壁到零身边,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石壁上原有的壁画已经掉落,一旁多出比较新的奇形怪状的符号,含有简化的鬼脸,像是一段文字,像古代文章一样从左到右,竖行排列。老师生前教过大部分云南少数民族的语言,这些符号与彝族文字有几分相似,我尝试阅读,却发现一个符号的含义都无法理解,竖看横读也一样,无济于事。

深奥且晦涩。

符号尽头一张似笑非笑,似哭非哭的鬼脸,像落款一样,却很不起眼。鬼脸是镶嵌在墙体上的,并非画上去。

零伸出手抚摸鬼脸,轻轻一按,我们身后的墓室发出咔咔的声音,是齿轮在啮合。

地板震动,缓缓从中间分开,不久后彻底分开,出现一个翠绿如玉的湖,棺木,碎石落入湖中,激起一道道波纹,一圈一圈,缓缓扩散开来。

中心有一座石台,摆着一个瓷盆,青莲盛开其间,青色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聘聘婷婷。

一旁,有一卷轴,在风中缓缓展开。

有一坐石桥直达中心石台,通过它,我和零走到了青莲边。

青莲的影,落在卷轴上,宛若一幅水墨莲画。

“一张古图伴青莲。”零轻轻抚摸着卷轴,意味深长地说,“将军你费劲心机要埋葬自己的一切,却输给了守墓的鬼族。”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

“愚人千虑,尚有一得,何况是不弱于人的鬼族。纵使将军你千般手段,万般神通,也挡不住。”

与此同时,四周灯火阑珊,青莲绽放,卷轴完全展开。

泛黄的锦帛上,是一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