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皎娘第83节(2 / 2)


  老太君点头:“可不是,娘娘最疼小六儿,生怕他有个闪失,偏这小子淘的紧,整日就没个消停的时候,后来娘娘进了宫,仍不放心,索性把他接进宫去看着。”

  梁惊鸿听祖母跟秦妈妈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自己幼年的糗事,饶是他厚脸皮神色也不免尴尬,不过瞄见皎娘抿着嘴笑,却又欢喜上来,心道,只要皎娘能高兴,糗便糗吧。

  叶氏在旁瞧着好笑,便打了个圆场道:“老太君您别只顾着讲古啊,倒可惜了这么好吃的点心。”

  老太君道:“倒真是个馋嘴的,你快尝尝吧,省的一会儿把馋虫子勾出来。”

  叶氏也不客气,拿了一块儿便吃了,点点头道:“倒是不一样,好吃。”

  皎娘心知,叶氏是凑趣儿呢,便那客店的厨子手艺再好,也不能跟周府比,不过就尝个新鲜罢了。不过,皎娘倒是头一回听梁惊鸿小时的淘气事,不,不是头一回,上次进宫的时候,皇后娘娘也跟自己说过一些,只是不似今日这般详细。

  想到小小一个孩子爬到梨树上去摘梨花,也不由捏了把汗,想来若冬郎如此淘气,自己也是会生气吧。

  第235章 竟是渐入佳境

  想到冬郎再瞧瞧眼前的梁惊鸿, 忽觉这明明天差地别的两个人竟有些共通之处,梁惊鸿虽比冬郎年纪上长了许多,可性子有时真不像他这般年纪的, 尤其私下里, 或者说在自己跟前儿,不管是不是他装傻还是故意示弱,总之潜移默化的自己竟不怕他了, 也无法讨厌他,甚至以前他做的那些事,如今想来也觉着似乎情有可原,果然女人都是一样的, 对于年纪小的天生没有抵抗力,即便明知他年纪比自己都要大上几岁,偏他一示弱, 自己这颗心便再也硬不起来了。

  梁惊鸿发现皎娘神色有些奇怪, 不似以往的淡然, 再看那微微上翘的唇角, 像是带着浅笑, 虽说不明显,可梁惊鸿是谁,自寻回皎娘,就看不够似的, 若非怕引起她的厌烦, 恨不能一天十二个时辰盯着她瞧,故此, 便她神色有些微变化也瞒不过他。

  更何况, 她今日如此异常, 待要问她,却想起正在老太君这儿,不好开口,只能暂且忍下,却心里不免着急,神色间不免露了些出来。

  叶氏在旁看的清楚,毕竟这两人从先开头可就是她牵的线,等于把两人的恩怨情仇瞧了个满眼,跟看了出戏文似的,说起来这两人也正如戏文里的才子佳人一般坎坷糟心,至少前头几年是糟心的,如今峰回路转瞧着竟有些渐入佳境的意思了。

  只不过前头两人之间事多误会也多,又是数年不在一处,难免有隔阂,虽有隔阂说到底不过一层窗户纸儿罢了,尤其这夫妻之间,老话儿讲,夫妻间吵架都是床头吵床尾和,叶氏相信只捅破了那层窗户纸,这俩人必然比那新婚的夫妻都恩爱。

  当然这窗户纸也不是那么好捅的,总的有个契机才行,就是不知道这契机是什么时候,但,叶氏十分愿意推他们一把。

  想到此,笑道:“故事也说了,点心也吃了,咱们啊趁早散了,也让老太君歇歇精神儿吧。”

  老太君闹了这么大会儿也的确乏了,再有想到皎娘身子本就不好,又出去逛了半日回来就往自己这儿来请安了,指定累了,便顺着叶氏的话道:“是有些乏了,那就散了吧。”说着拍了拍皎娘的手:“回去别做针线了,好生歇着,咱们家虽比不得宫里,针线房也有几个手巧的,你想绣什么做什么,只吩咐一声便好,便如今出门在外,我这儿的几个丫头的针线也都说过去,你要什么,让她们做便是。”

  皎娘心中感激,低声应了声是,才跟梁惊鸿两人退了下去,叶氏却未走,待小两口出去了,老太君方道:“我瞧着他们还是不大对劲儿,要以小六儿对皎娘的心思,这两人该当蜜里调油才对。”

  叶氏笑道:“您老这是着的什么急,难不成想着再抱个曾孙儿。”

  老太君却摇头道:“皎娘这孩子身子不好,能生下寿哥儿实属不易,还不知受了多大的罪呢,咱们女子怀胎生子,就如鬼门关上走一趟,她这样的身子,再怀上不定什么结果呢,还是不要的好,横竖有了寿哥儿,梁府有了后,日后九泉之下我也能交代了,如今就盼着他们俩能好好的过日子,长长久久的,我也能安心了。”

  叶氏不免动容,老太君这是真心实意的把皎娘当孙媳妇儿了,事事都为她打算,皎娘虽说前些年受了苦,能有这番后福也值了。

  想到此道:“您老也别在旁边干着急了,小夫妻的事儿不用管,如今呢是因前头的事心里一时半会的过不去,以惊鸿的性子,再磨些日子,便皎娘是块石头疙瘩也能磨化了。”

  听她说的有趣儿,老太君忍不住笑了起来,指着她道:“当初可是你牵线做的大媒,他们小两口好便好了,不好我可拿你试问。”

  叶氏心里不觉苦笑,自己这倒是招谁惹谁了,当年要不是惊鸿逼着自己设计欺瞒哄骗皎娘,自己哪会做那样的亏心事,以至于见了皎娘心里都发虚。

  不过心里虽如此想,嘴上却应的痛快:“您老尽管放心,等从燕州回京,保管小夫妻好的跟一个人儿似的。”又说了几句笑话,方退了下去。

  待叶氏走了,老太君仍有些不放心便吩咐秦妈妈去皎娘哪儿瞧瞧,别让她劳神绣花做针线。

  秦妈妈听了却未动,而是道:“那可是您孙子媳妇儿一片孝心,我可拦不得。”

  老太君愣了愣:“你说她是给我做的,这又何必?”

  秦妈妈:“那天我过去瞧她绣的鞋帮子,针线笸箩里还有纳好的鞋底儿,一看那尺寸那花样儿就知是给您老做的,想是韩妈妈嘱咐给您老献寿的,这是咱们南楚的习俗,新媳妇进门头一年都得给婆婆做寿鞋,婆婆没了,自然就给您老人家做了。”

  老太君摇头道:“哪里来的这么些老例规矩,你去跟她说咱们府里不讲这些,让她赶紧歇着,免得熬坏了身子。”

  秦妈妈:“这是她的孝心呢,您老就当不知道吧,再说离着您老过寿还早着呢,也不用赶着做,累不坏的。”

  老太君叹了口气道:“这孩子也真是,这么些丫头呢,哪里用她如此操劳。”

  秦妈妈抿着嘴道:“这个可不一样,况我那日可瞧了大娘子的绣活儿,别说咱们府里,就是宫中的绣娘怕也比不上,同样的五福捧寿,在她手里绣出来瞧着就是不一样,怪不得都说她手巧呢,可真是,若不是嫁进咱们府,光凭这份手艺,开个绣坊也不愁生计。”

  老太君:“所以说,这孩子别瞧身子弱,却是个好强的性子,要不然小六儿也不至于费这么大心思了,好在两人有缘,饶了一圈又兜了回来。”

  秦妈妈点头:“这便是姻缘天定吧,想散都散不了。”

  而梁惊鸿哪会管什么缘不缘份,反正是他的谁究根结底也是他的,谁也别想抢走,哪怕皎娘不待见自己,也得在自己眼前待着,更何况他不觉着皎娘不待见自己,或许以前是有些不待见,可如今越来越好了,刚还对着自己笑了呢。

  越想心里越美,进了舱房,便迫不及待的问:“刚你笑什么?”

  皎娘被他问的一愣,不知他好端端问这个做什么,况自己何时笑了,遂摇头道:“没笑什么?”

  见她竟然不承认,梁惊鸿不免有些气馁,一屁股坐到一边儿鼓着腮帮子生闷气,那样儿活脱脱一个赌气的小孩子,哪里还是那满京驰名的小霸王。

  皎娘虽不知他气什么,却下意识的开口道:“刚听老太君说你小时的事,便想起冬郎来,冬郎小时候倒不淘气,只是太过懂事反倒更让人心疼,说起来,小孩子还是该淘气些,更快活,在姑苏的时候寿儿也懂事,如今跟着五皇子在一处才变得活泼了,只是莫像你小时一般,爬到树上去便好。”

  难得她一下子说了这么多话,而且都是家常话儿,娓娓道来,就如同两夫妻在屋里说话儿一般,只不过,如果不提那讨嫌的小舅子就好了,至于寿哥儿,念在他年纪小,梁惊鸿决定忽略不予计较。

  遂心情大好,微微倾身凑过来道:“其实,我小时候虽然淘气,也并非胡闹,之所以上树是听人说梨花能做糕,便想着摘些梨花做了糕给祖母跟阿姐尝尝,而且,那棵梨树虽年头长了,却不算高,那枝桠又是横着伸到水面上去的,就算摔下去也是掉在水里,摔不坏,若我掉下去,动静大了,必然会惊动了周围的下人,至多就是喝两口水罢了,不会没命的。”

  皎娘愣愣的瞧着他发呆,这家伙还是人吗,老太君可说了,他那时候跟寿儿一般,不过四五岁大,这么大的孩子淘气不新鲜,可淘气之前谁能把后路算计的如此清楚,这家伙是妖孽不成。

  梁惊鸿见她直勾勾望着自己,因目光发直美眸中有些呆萌萌的,可爱非常,梁惊鸿忍不住有些心痒,情不自禁伸手过去,在她脸上摸了摸:“这么瞧着我做什么,是不认识了吗?”

  感觉他的手贴在自己脸上来回摩挲,似是摩挲什么瓷器,皎娘顿时红了脸,忙别开头,梁惊鸿手里落了空,便顺着缩了回去,仿佛刚才什么都没发生一样泰然自若的道:“其实出生在公候世族之家,也不过是外人瞧着风光罢了,殊不知家族越大,权位越高,越不自在,侯府还好,有祖母坐镇,宫里还有阿姐,少了诸多勾心斗角,便如此也需谨慎,毕竟不是人人都想你好。”

  听着他这些话,皎娘忽想起当年叶氏跟自己说的话,叶氏说她未嫁时过得甚是艰难,每迈一步都得思虑周全,便在自己家里也是步步惊心,而叶氏的出身比梁惊鸿又差的远了,叶家尚且如此,侯府又怎可能安生,尤其梁氏一族嫡支虽只梁惊鸿这一个男丁,旁支却子孙繁茂,谁能不盯着爵位,面儿上不敢胡来,私底下的阴招儿只怕不会少,想来梁惊鸿的心机手段,也是迫不得已被逼出来的,毕竟得学会自保。

  想到此,心中不免生出几分怜惜之情,柔声劝慰他道:“好在一切都过去了,如今再没人敢害你了。”她的声音轻柔似水,虽是进了耳,却如钻入身子里一般,熨帖的梁惊鸿五脏六腑如同浸在了温水里,说不出的舒坦。

  第236章 想的多着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