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2节(2 / 2)


  “老三家的一直力气就很大,之前是掩藏起来,她觉得一个女人一身都是力气怕被人笑话,现在老三不在了,家里全靠她想来想去,干脆亮出来,一个寡妇这样还安全一点。至少不会有什么混账东西不知死活的撞上来,她也不打算再嫁,就想守着孩子们过日子,得凶悍点,让村里人都知道,免得那些不长眼的人打什么歪注意。”

  “这样啊,我就说呢,一个人怎么突然出现一身神力。”

  自家的人杀猪,手艺和动作肯定不能跟专业的比,时间上也费的久一点,直到唐家顺兄妹几个回来,才刚刚收拾完。

  “爷,大伯,二伯,家庆哥,家康哥……。”

  五个孩子都笑眯眯的,,一身的整洁,站在众人面前。

  “都回来啦,快把牛车卸下来,把牛送到对面吃点青草。”

  “好。”

  周玉兰家里对面是小片草坪,正好每天都放学回家,让牛在这儿好好吃一顿青草。

  这头牛能进到周玉兰家里也是它的福气,周玉兰给它喂了一颗废丹,能延命很多年,身体也是棒棒哒!唐家安是男孩中最小的,周玉兰也不惯着他,也要学会为家里承担劳动,放学后,牵牛出去喝水和吃草都是他的是,牛喝完水,再牵到草坪上拴在一个课树上,他再回家。

  和哥哥姐姐妹妹一起做夫子布置的作业。

  他们都是在院子里面做的作业,现在大部分是练字,还有背书。

  五个孩子搬出来一张大桌子,开始写作业,只有唐家安负责先去放牛。

  另外两家唐家人,不是不羡慕,但是也没有什么办法,自家条件有限。而且现在孩子们都大了起来,也不适合读书,像三弟妹这样逼着大侄子和二侄子这个岁数还去读书的,也没有几个。

  晚上两桌人,男人一桌,女人一桌,不过女人这边多了两位小男人,唐家安和唐家庆的儿子唐义达。

  “家安,你最近都学了什么,背给爷听听。老爷子最近很喜欢听孙子们背书,他觉得背书声很悦耳,很有希望。

  “好的,爷爷。……”

  唐家安放下饭碗,简单的背诵一段。

  一大家子人热热闹闹的吃完这顿饭,相约后天来帮忙。

  两天后,隔壁村的周家,浩浩荡荡来了不少人,除了周玉兰的的大嫂和弟妹都来了,她们留在家里看家,家里有猪有鸡,也不适合过来。

  特别是周玉兰的大姐一家全来了,家里是交给老人的帮忙弄的。

  周家

  周父~周大牛~55岁

  周母~王桂花~54岁

  周大哥~周明贵~38岁

  周大嫂~王翠如~37岁

  大侄子~周礼东~21岁

  侄媳妇~廖春~19岁

  侄孙~周庆阳~3岁

  二侄子~周礼南~19岁

  侄媳妇~郭金云~17岁

  侄孙女~周思思~1岁

  侄女~周香云~12岁

  周大姐~周玉英~36岁

  大姐夫~韩勇~37岁

  大外甥~韩昌~17岁

  外甥女~韩美青~13岁

  周小弟~周明海~29岁

  弟媳妇~贺梨花~27岁

  二侄女~周香玲~11岁

  三侄子~周礼西~8岁

  “爹,娘,大哥,大姐,姐夫,小弟怎么都来了,快进屋,进屋。”

  “你盖房子这么大的事情,我们怎么能不来。”

  周父背着手,带头朝屋里走,语气严肃,在他看来盖房子是百年大计,是件既高兴又严肃的事情。小闺女盖的面积又不小,还是青砖瓦房,那不是百年大计是什么,这可是大事啊。

  “爹,娘,你们可不能去山坳做活,这段时间你们就住在我家,帮着我多多出出主意,还有帮我接送孩子们,现在忙起来了,牛车也不能一天到晚都留在城里,家里有事也不方便。”

  “行,交给我,我还能帮你喂喂牛,养的壮壮实实的,孩子们读书我去接送。”

  “谢谢爹,以后要辛苦爹啦。”

  周老爷子不说话,只是摆摆手。这点小事,他还是能做的来的。

  吃过早饭,周玉兰带着周家人朝山坳走去,吃饭的时候也简单说了有多大,自己现在最主要的是先盖好房子,大家都表示明白。

  “爹,娘,你们看,这一片都是您闺女的,怎么样?不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