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4节(2 / 2)

  不像后世的离婚手续那样正规,于家在山西是乡绅,也算是富甲一方,家里条件确实很不错。周玉兰娘家的条件也是不差的,家中就只有她一个女儿,从小娇养着长大,十六岁嫁到于家,在于家八年,除了新婚第一年,两人在一起以外,之后就再也没有在一起过。这些年她在于家伺候公婆,养育孩子。

  这个留洋归来的丈夫,却四处沾花惹草,花名遍上海。文章有多出名,他的花名也就多出名。她在老家山西都知道,想想就知道这男人多管不住那下/半/身。

  三天后,周玉兰带着儿子周亮,丫鬟香兰还有奶娘汪氏还有奶娘的儿子安福一起回到了周家,周玉兰已经给儿子于亮改姓周。从今天开始称呼周亮。

  周父周景和周母赵氏早早的等待在大门口,看见马车,就开始期待着,在别人家,这时候有个和离的女儿,绝对是个丢脸的事情。可是周家就这么一个女儿,他们巴不得女儿能回来住,这些年闺女过得什么日子,就在隔壁县,他们是知道的呀。

  心里难受的紧,又不好说什么,女婿是出去求学,又不是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他们也不好找亲家说什么,这次闺女能回来还是女婿把二老骗到省城去才悄悄办好的。

  再过几日等于家二老回来,肯定会来家里找孙子,现在可不是于家的孙子,是周家的孙子,他们可不愿意把孙子让出去。

  “爹,娘,我回来了。”周玉兰带着儿子周亮下来马车,张开怀抱抱住一直垂泪的周母赵氏。轻轻拍拍哽咽的娘,安抚一下她。

  周父牵着小孙孙周亮,满心欢喜,家里也安排好了。打算明天全家启程去往上海,住进租界才能稍稍安全一点,周玉兰相中的是法租界。法租界到了抗战后期,法国人才撤走。还是比较安全的。她还是希望孩子在华夏接受早期的教育,至于以后,她还没有想过。

  “走,我们进去聊,家里都收拾好了。明天我们都可以走。”

  “爹,娘,这次要麻烦你们跟着我背井离乡,真是女儿不肖。”现在战争还没有正式开始,不需要这么早离开家乡的,但是现在还住在这里,以后和于家估计会无休止的纠缠,不管于立清在外面多么风光,就算以后再婚有了孩子,于家二老也不会放弃他们看着长大在身边的长孙。这样就会不停的来骚扰周家二老,也许还会针对周家做什么见不得人的坏事,于家二老可不是善茬,最好的办法就是离开这里,去到更远的地方,于立清说过他过一个月就要去到北平,不会常住上海。

  周玉兰才选择的上海,至少未来二三十年会住在上海,周玉兰才会选择上海,即使以后于立清也再去上海,自己也制得住他。原主也是知书达理的人,颇通文采,也不是什么小脚文盲女人。

  周父微微抬起手摆摆:“兰儿,不要这样说,为父一辈子这样是为了啥,还不是为了你,以后多了亮儿,周家有后了。为了亮儿离开家乡那也是迫不得已的事,老祖宗是不会怪罪我的。家里的铺面和田地都已经处理好了,只有这祖宅我舍不得卖,留着吧。以后要是有机会回来还能再住住。”

  知道老人舍不得,周玉兰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把老人的这份爱女之心谨记心头。

  这几天一直安抚儿子亮亮,母子一起睡,她也没有想起查看系统,晚上等儿子在隔壁睡着以后,她坐在床头,虚空一点,一个虚拟屏幕出现在眼前:

  屏幕上面显示:

  宿主:周玉兰

  性别:女

  年龄:35岁

  婚姻:未婚

  学历:博士

  积分:23000分

  技能:多种

  随机金手指:拥有水晶宫,取消金手指。

  心愿:抚育亮亮健康长大,给二老养老送终。至于报仇就不必了,也不是深仇大恨,只是没有福气缘分罢了。

  第二天一早,家里不愿意跟着去上海的都拿着遣散费,还有每人送了几亩田地,这算是周玉兰能做主为他们做的。家里的管家刘发一家是要跟着去的,他的妻儿,白氏,儿子刘大河,还有周玉兰的丫鬟香兰,奶娘汪氏,汪氏的小儿子安福,大儿子和周玉兰同年,只是后来一场疾病去世,再过六七年才有的安福,现在也是大小伙子,也能帮助周玉兰干不少事情。

  十天以后,一家十多口人辗转抵达上海,在酒店住了三天,在重庆路买下一套宅子和隔壁的一块地,这时候还不是法租界,不过再过十多天就会被临时总统用利益交换给法租界,未来近三十年都会在法租界的管理下。

  “爹,娘,这里就是咱们的新家,以后可能要住上几十年,还有看看隔壁的地方那一块地,我也买了下来,以后也盖几套房子,到时卖给别人。觉得怎么样?”

  周父也不是有多老,他还是有些见识的,点点头:“我觉得还行,你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一家人就此在上海安家下来,这套洋别墅占地面积不是什么特别大的那一种,但是前后的院子和后面的工人楼却布置的齐整,不用周玉兰再额外布置。

  安顿好爹娘和儿子,周玉兰让管家刘发带人到后面去安顿,“发叔,家里就这么些人,你先安排好住处,把最好的房子,给你们几人住,以后家里忙不过来再找的人,就住其他的房间。”

  “小姐,知道啦。看家里是不是要招一个厨娘?”

  “噢,还真是要招一个,你安排吧。”

  “行。”

  原先的厨娘没有跟着过来,这一路上也用不着厨娘,周玉兰还真是忘了这一茬。

  重庆路现在看着还有些破旧,极少有不错的房子,这一套房子也是一个外国人的房子,生意失败,才卖的。刚好让周玉兰占了便宜,还顺便买下了左右隔壁的地皮,正好以后发地产财。盖房子现在还不是时候,周玉兰想着等找机会赚上几笔大财以后,才盖房子。

  买下的这套房子,还有一个秘密,就是这套房子有个极其隐秘的密室,只有以前的房主亨利知道,就是他的妻儿都不知道。亨利年龄已经不小了,还能在华夏待几年。以后这个秘密只有自己知道。

  转眼就是一个月,周亮已经在法租界上学,重庆路这一段已经归属于法租界,这里的地价涨了一番,周玉兰捂在手里的地皮,转眼就翻了一个番。周父很高兴,以前还遗憾过自己没有儿子,可是现在他觉得闺女可不比儿子差,甚至更好。

  早上一早,周父要送孙子周亮去学校上学,学校也在法租界,“奶奶,妈妈,我上学去了。”小亮亮穿着洋装西服背着周玉兰给他的双肩书包,很有派头。

  “去吧,路上照顾爷爷,知道吗?”

  “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看着车子。”亮亮现在被周玉兰教育的很好,有礼貌,懂事,他也六岁多了,知道是亲爹不要妈妈,要和别的女人在一起。他以后要好好的孝顺娘。老家看到不少后娘不善待前面孩子的,他知道跟着娘才是最好的。还别说有爷爷奶奶,他不稀罕亲爹,以前也没有见过,以后不见,也没啥。

  格子西装小皮鞋真皮双肩包,一看就是新潮人家的孩子,路上的行人都多看几眼,周父牵着孙子,一路不紧不慢的走着。周玉兰不让家里的黄包车送他们,不是很远,走走对身体好。

  周玉兰前段时间找了一位懂中文的英国人桑妮,跟着她学英文,其实她就是找机会结识一些新鲜人脉,还有为自己会英文找个光明正大的借口。桑妮的交际比较广,美国人,法国人都认识不少,介绍不少给周玉兰认识。

  今天在桑妮的家里,她组织的聚会,很多人都在这里聊天,周玉兰和一位颇有来历的美国女人蒂娜正聊的高兴。

  “噢,兰,你真是幽默,我很喜欢你这个朋友。”

  “蒂娜,我也很喜欢你。用华夏的话来说,有点相见恨晚。”

  “有兴趣去美国吗?”

  “暂且不考虑,过些年,局势不好的时候,我再考虑,到时候说不定还要请蒂娜帮忙。”

  “没问题。”她们认识也有一段时间了,蒂娜也不是什么人都这么痛快说没问题,只有经过她认可的人,才有这个资格。她也不是什么傻白甜,甚至可以说很精明,精明的就像是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特/务。

  作者有话要说:  这位女主是有原型的,只是现在被山山改了很多,出身,夫家,奋斗历程,还有立场都改了。听说在解放前,夫妻在国外储存的资产高达二三十亿美金。当然不是全指现金,还有物业,包括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