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3节(2 / 2)


  让他们好好的游玩,多照几张照片,自己随身携带也方便。

  当天还特意教了他们夫妻俩好一会儿怎么用。

  “兔崽子,还不耐烦。”罗老爷子嘴里说着儿子,但是脸上的笑意怎么也遮不住。听儿子的话,站好。

  很快的,给二位老人,一人照了两张不错的单人照,背景就是后面的著名大门。

  一家人还请路过的其他会照相的人帮忙照了一张非常棒的全家福。

  在燕京城内后世有名的景点,都照了不少照片,至于长城就算了,北风呼呼的吹,去长城只能吹冷风。

  中午,许婉如走过一家烤鸭店,拉了拉罗明亮,“怎么,你想吃?”

  “我不吃,要不要让爹娘他们去吃吃。难得来一趟。”许婉如不是没有吃过,她并不觉得有多好吃。不过名气大,让老人去试试。

  “那不如去东来顺吃涮羊肉,更好。”

  “行吧,去东来顺。”

  夫妻俩也没说,暗戳戳的带着两位啥也不知道的老人直接奔东来顺。

  财大气粗的夫妻,带着老人走进饭店,黄幺妹一看是吃饭的地方,不干了,拉着小四的手,“小四,走,咱们回去自己做饭吃,别在外面吃,太贵了。”

  “娘,难得来一次,我早就想吃,下次想吃也不知道有没有时间出来吃。”

  罗达看着儿子那样,以为儿子真的想吃,片刻停顿都没有停顿,直接说,“吃一次,贵点也没啥,我们也难得来一次,试试也不错,吃饭我出钱,粮票就你们自己去。”

  “谢谢爹。”

  “谢啥,是我想吃,吃上一回,回去也能吹吹牛,要不回去吹啥,来了一次,也没上街吃过一次饭,还不知道燕京人都吃些啥,那不是白来了。”老头儿装着不是很在意的样子,说得轻描淡写。

  在场的人,除了还小的大宝,谁不知道他真正的用意。就是黄幺妹都点头附和道,“老头子你这么一说,我觉得也应该在外面好好吃上一顿,不能来一趟却没有上街吃过饭,回去队里的那些老娘们问我,燕京人喜欢吃啥,我都说不上来,走,咱们进去……”

  这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永远把孩子放在心尖上,哪怕他们觉得划不来,觉得不该浪费,可是只要孩子们想,也愿意帮孩子完成。

  罗明亮低着头擦擦眼角的泪,抬头换成一张大大的笑脸,笑的很是灿烂,“爹,娘,你们请客,儿子可不客气了,得多点一些。”

  儿子的反应,在罗达的意料之中,“好,随便你点,我还能怕你吃穷我不成?”

  父子俩像是哥们儿一样,亲亲热热的朝里面走了进去。

  真的如罗明亮说的那样,点了不少的配菜,可以下到里面的菜,羊肉当然必不可少,分量是最多的。

  羊肉,温补,还有暖身的效果,下午还有别的地方要去逛,吃完午饭,身上暖暖的,也就不会冷。

  父母的爱是深沉的,不会说什么,是用行动表示的。

  面对儿子使劲的点菜,两位老人一反常态,什么不舍得嫌贵的话也没有说,只是含笑的望着儿子兴奋的点菜。

  吃饭的时候,许婉如管着自己和儿子的吃喝,罗明亮却一直盯着父母,时时夹菜,拼命的让他们多吃。

  其中最温馨的一幕,让许婉如用相机记录了下来,后来这张照片和底片一直保管的特别好,传了很多代,成为教育孩子们孝顺的典范。

  一顿午饭,是二老这些年吃的最心满意足的一顿午饭。

  下午,逛了两个地方,照了不少照片,一家人早早的回家。

  白天大宝没有睡午觉,回到家里,吃过晚饭,就乖乖的睡了。

  第029章

  晚上, 家里四位大佬会谈。

  明天要去苏家,肯定是要带礼物的。罗达的意思是,不能失礼, 不管怎么样,许婉如是许国强的妹子,还有他和老伴,儿子都是第一次去,也不能让许国强丢脸,礼物除了那条腊肉, 还得带着点什么。

  一大家子都去,不能让人家觉得他们是去打秋风的。

  “婉婉,你有什么想法?”罗达先问儿媳,那是她二哥的岳家,肯定要以她的意见为主。

  “爹,我想咱们去的时候,提一条腊肉, 一只腊鸡, 还有一条腊鱼,怎么样?”

  “少不少?”如果是在柳城, 罗达肯定不会这么问。已经够多了, 可是燕京是一国之都,他们去的人家又是大官家里。

  他也不熟悉燕京人怎么送礼,送多少合适只能想着多送,才不失礼。

  老人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 不给孩子丢人。

  “不少了,在燕京这已经是厚礼了,一般亲戚家里来往,也没有送这么多。不过咱们是第一次上门,去年我是去过,但是没有特意拜访送过礼。第一次上门做客送礼,就多送点,家里的腊肉腊鸡又多,又不能卖。咱就多送点,也不碍事。”

  “那行,我和你娘也不知道燕京人走亲戚是怎么送礼的。你说不丢人,咱就这么送。”

  老头儿想着儿媳去年来过燕京,比他要懂,还有一条大块腊肉,一只腊鸡,一条两三斤的腊鱼,也不少了。送礼应该也不丢人。

  大院,苏家

  苏家人吃过晚饭,也坐在一起,刚好苏菲也回来了,还有她大哥苏云龙,舒素珍夫妻带着孩子们苏宁东,苏小慧也回来了,吴玉霞带着闺女苏小敏也在家里。

  苏父在家里敲打儿女和儿媳孙辈们,“明天你们谁都不能出去瞎跑,都给我待在家里。客人来了,不许说些我不爱听的话,不许嫌弃客人,也不许在家里嘀咕说什么闲话,让我知道,有你好看的……”

  吴玉霞没有想到公公会说这个,就像是故意说她一样,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不就是前些天,家里来了两位农村的客人,她嫌弃他们不讲卫生,说了几句吗?她又没有说错什么。

  面色发黑,加上怀孕脾气见长,也忘记公公是个铁面阎王,直接顶嘴,说道,“爸爸,要是客人不讲卫生,随口吐痰怎么办?家里还有孩子呢,看着有样学样怎么办?”

  “闭嘴,前几天的事情,我看着你身体不好,就没有说什么?明天你再说什么,你就给我搬出去住,我们苏家没有你这样的儿媳妇,一点事也不懂。

  吐痰怎么了,乡下就是这样,他们习惯了,来咱家坐会儿客就要为你改,你咋那么脸大。”苏母想起前些天儿媳那副鬼样子,就郁闷。前来家里拜年的不是别人,是她和老苏的老战友的遗孤,燕京郊区的人。因为他们夫妻早些年对他的照顾,人家年年都来他们家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