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章(2 / 2)


  能识字会说汉话的人,在平城里都能被人看高一等。

  燕王府里条件十分不错,常氏也动了点心思,要不她让女儿也有个师傅来教一教?不说到达那些世家女的程度,至少也不能什么都不知道。

  萧妙音对着面前那对字帖,她几乎是一目十行看过来,然后抓起笔开始写,当然写出来的自然是没太可能和字帖上的相提并论。

  常氏抱着儿子在一旁看着,“三娘,那上面的字你都认识?”

  她的确是教过女儿一些字,但是这上面的字有好几个生字,并不是女儿这种程度能够全部认下来的。

  萧妙音扬了一下眉毛,这些有什么不好认的?这会的字已经差不多和后世的一样了,要说真的有什么区别,那就是简体和繁体的区别。

  “有些认识,有些不认识。”萧妙音说道。

  她还是个认字不久的小女孩,说什么都认得简直是要吓死人。

  “哎,”常氏知道女儿一向聪慧,除了在学话上稍微晚了一点之外,其他地方都很聪慧,远远超过同龄的孩童。只是可惜,托生到她的肚子里,若是能够托生到公主那里,恐怕前途要好上几倍不止。

  常氏还记得当初萧斌为女儿取名之时吟着,“三清妙音,妙音天女,不管道家还是佛门都是好意思。”

  这名字很有福气,可惜摊上她这么个生母。

  “阿姨,为何叹气?”萧妙音放下手中的笔,转头问道。

  “啊,无事。”常氏抱着儿子,对女儿一笑,“在想最近你阿弟越来越调皮了呢。”

  “七郎都这么大了,淘气难免的。”萧妙音答道。男孩子可不是前几年淘气的恨不得上屋掀瓦么?

  到了青春叛逆期还有的闹,萧妙音想起那位上次在萧斌面前耍杂技的大哥,那位大哥她平日里没怎么见,不过中二事迹她是听了满耳朵。

  长子如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不得不说也是一种报应。只不过再这么下去,玩完的绝对是萧佻而不是萧斌。

  “姊姊……”七郎坐在常氏怀里软糯糯的喊道。

  “阿常,郎主那里来人了!”阿昌满脸欢喜的走进来。

  “快让人进来!”常氏欣喜道。

  来的人是萧斌身边亲近的家人王乌,王乌进来就是满脸笑容,“常娘子,今日郎主说要在常娘子这里用夕食。”

  “哦,我知道了。”常氏对王乌相当客气,“多亏了王郎前来告知。”说着她看了一眼阿梅。

  阿梅拿出早就准备好了的小荷包,“这是给王郎的一点谢礼。”

  王乌只是口头上推辞一二就收入怀中。

  常氏看了一眼女儿,心里已经开始打算起来,自己女儿是庶出的,比不得长公主的嫡出子,她能做的就是尽可能为自己儿女谋得一份好出路。

  她转过头去,铜镜中照出一张艳丽的容貌来。袖中的手紧了紧,今夜里她可要努力一把。

  ☆、第7章 孩童

  万寿宫这会看不出多少杀机,甚至孩子的欢声笑语还让人忍不住露出微笑。

  萧丽华好容易才接受面前那一群疯玩的野孩子竟然就是诸王,孩子中那个被唤作猫儿的男孩子长着一双圆圆的猫眼,远处宫灯的光辉落在他的眼里映成一片琥珀色,白肤发色带褐,发尾稍卷,端得就是带着胡人血统的模样。

  猫儿看上去才四五岁,但是调皮的能够算上顽劣了,他放过被他追的快要无路可走的兄长,此刻那位兄长脸上险些被他画了一脸的乌龟王八。

  那孩子叫过旁边的内侍,内侍瞧着他那一脸,吓得说话都不流利,“陛下,你这是……”

  “带朕去洗面。”拓跋演脸上被弟弟画了那么一通,没有什么要拿出君威来让自己弟弟知道君臣之别的意思。

  内侍一弯腰,“唯。”

  孩子堆里最吵闹的那个人突然消停下来,一下子就安静了大半。

  萧丽华被大皇女和三皇女缠得心里烦躁。

  两个皇女都是喜欢和同伴一起玩的时候,把萧丽华拉了进来,先是玩跳绳,后来又是被拉着一起来玩给娃娃穿衣裳佩收拾。

  萧丽华在家中有早慧的名头,家中主母就她和一子,全家都是围着他们打转,自然萧丽华也不屑于做小儿女姿态来糊弄别人。被两个皇女这么拉着一起玩小女孩的游戏,她真心很烦躁。

  “萧二,你看!”大皇女将打扮好的娃娃推到萧丽华面前,“好看不好看?”

  大皇女给娃娃梳了大辫子,一副鲜卑人的装扮,娃娃身上的鲜卑袍子做的和真人那都是一模一样的。

  萧丽华感叹宫中宫人的手艺,点点头,“不错。”

  衣裳做的不错。她心里加了一句。

  “你们又在玩这个!”一个猫眼男孩如一阵风似的跑到了女孩堆里面。

  大皇女很讨厌这个弟弟,上回才扯了她的辫子,“你又来闹!刚刚你涂了陛下满脸墨汁,待会大母问起来,你又要被罚!”

  “猫儿,你就安静点吧!”三皇女一见到这个调皮的弟弟差点尖叫。

  “猫儿?”萧丽华轻喃,她眨了眨眼,终于从脑海里挖出猫儿这个名字来,顿时看鬼一样的盯着那个猫眼男孩。

  拓跋猫儿,这不是那个倒了八辈子霉的家伙么!

  前殿中,太皇太后和殿中几位贵妇说了几句话,太皇太后看向自己的弟妹,“最近大郎还好么?”

  “回禀太皇太后,大郎一切都好,前些时间太傅才派人过来问给大郎请师傅的事。”博陵长公主答道。

  “嗯,孩子读书事正道。”太皇太后点点头,她看向侄子的目光里难得的带了一抹柔和,“不过这年纪读书还是稍微大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