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皎娘第59节(2 / 2)


  几人说着话往前去了,并未留心河岸边儿的一棵柳树后探出个小脑袋来,眼瞅着李顺儿等人进了前面的百绣阁,眼珠子咕噜噜转了转,小声咕哝了一句:“这算不算师傅说的人生何处不相逢啊。”咕哝着便掉转头快步往石桥去了,穿过石桥,钻进了桥对面的紫兰巷,走到巷子头一拐进了杏花里的一处黑漆大门,那大门外挂着两个红灯笼,上面写着大大的萧府二字。

  这小子却也不是别人,正是南楼月的嫡传弟子阿宝。

  第179章 一晃便是五年了

  阿宝进了门, 跟看门的哑伯打了手势示意他关门上栓,他自己脚步匆匆绕过福寿绵长的内影壁往内院里去了,这宅院不大只前后两进, 收拾的却雅致温馨, 先头师傅是想买个大的,被师娘拦了,说家里人不多, 够住的就好,大了住的空落落反倒显得荒凉了,师傅听了便置下了这院子,一家人收拾收拾住下了。

  从穿堂过去便是内院, 内院方方正正,有客老杏树,也不知有多少年了, 那树干足有合抱粗, 长得枝繁叶茂, 若是二月间, 杏花开的满枝满树, 远远看去密密匝匝落雪堆云一般,如今已是近五月,花虽落了,那有那一颗颗青沥沥的杏子, 嵌在乌枝翠叶间, 圆溜溜的可爱,等那杏子变的黄澄澄, 便能吃了, 酸酸甜甜极好吃。

  阿宝忍不住吞了下口水, 心知这时候的杏子可吃不得,真要入了嘴能酸死个人,目光从那枝桠上移开落在树下,树下有个小小的人儿,穿着一件大红的衣裳,越发趁的那小脸儿粉妆玉琢的好看,他正仰着脑袋,伸出胖胖白白的小手,指着树枝,嘴里数着数,七,八,九,十,十,十,一,二数到十大约不知怎么往下数了,便又从头开始数起来,声音虽然稚声稚气的却极清脆,宛如那枝头的黄鹂鸟一般好听,比他们倚泓楼新近那些小徒弟真是强远了,只可惜,这小人儿是不可能入他们这 一行的。

  那小人儿数了几遍也没数清楚,不觉有些无趣起来,眼珠子一转却瞥见了阿宝,乌溜溜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踢踢踏踏的跑了过来,一下就扑到了阿宝怀里:“阿宝哥哥,阿宝哥哥,我的糖,我的糖。”

  小家伙一要糖,阿宝方想起来,自己回来的匆忙,竟是忘了再去一趟糖铺子,如今小家伙儿眼巴巴的盯着自己要糖,可怎么好,若说没有,小家伙肯定失望,那小模样自己可受不住,忽的想起什么,往袖子里掏了掏,掏出个手串来道:“阿宝哥今儿出来的匆忙,忘了小寿儿的糖,这手串先赔给小寿儿,明儿一早阿宝哥就去给小寿儿买双倍的糖好不好?”

  小寿儿瘪了瘪小嘴,虽说心里有些不满意,可眼睛一落到那手串儿上,立刻便移不开了,手串是用红宝石串的,每一颗红宝石都有龙眼大,圆滚滚流光溢彩,好看之极。

  小孩子本就喜欢这样的东西,哪里能禁得住这样的诱惑,又想着阿宝哥应了自己明儿买双倍的糖,立马点了脑袋,阿宝便把那手串戴到了小人儿的手腕上,可小家伙人小手腕细,哪里戴的住,绕了两圈也勉强挂住,小家伙得了好东西,冲着阿宝露出个大大的笑,那笑灿烂如夏日朝阳,阿宝喜欢的不行,弯腰把小家伙抱了起来转圈圈,小家伙更是笑的咯咯的,一大一小嘻嘻哈哈正玩着,那边儿小厨房里走出个年轻妇人,妇人看起来不过二十左右的年纪,容貌极美,身姿纤瘦颇有羸弱之态,却更显袅娜,却不是皎娘又是何人。

  小家伙正是皎娘九死一生险之又险方生下的儿子,因得之不易,盼着他长命百岁福寿绵长,故此起了寿儿的名儿。

  小寿儿忙从阿宝身上下去,蹬蹬的跑了过去,一边跑一边嚷嚷:“娘亲,娘亲,你看阿宝给我的串子好不好看?”

  到了皎娘跟前儿,却并不往她身上扑,而是站住小身子,举起自己雪白的手腕子来,献宝一样让皎娘瞧,只他人小,手腕子细,力气更小,那手串子有些份量,小家伙儿举的颇有些费劲儿。

  皎娘接住儿子的手腕笑道:“真好看。”小家伙一双大眼立时笑的弯弯,三两下把手腕上的串子屯了下来,硬是往美妇人手上套,惦着脚套了两下才套上,歪着脑袋瞧了瞧,方点点头,认真的道:“这个给娘,娘戴着才好看。”

  皎娘跟阿宝都是一呆,继而笑了起来,阿宝走过来点了点小家伙的额头道:“你倒是会借花献佛。”

  小家伙眨眨眼一脸疑惑:“什么叫借花献佛啊?”

  阿宝被他问的一愣,挠挠头不知怎么跟小孩子解释这个,却听那边西厢里一年轻男子走出来道:“借花献佛就是你拿着阿宝给你的手串送了你娘亲戴。”

  小家伙欢喜的小脸都亮了,三两步便扑了过去,直扑进男子怀中脆生生喊了声爹爹,而这男子生的俊眉秀目,正是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倚泓楼头牌红倌人南楼月。

  南楼月一把接住小家伙把他抱了起来,看向阿宝笑着打趣儿:“你莫不是闻着味回来的吧。”

  阿宝听了脸色一喜,鼻子抽了抽,嗅到那熟悉的香甜味道,顿时欢喜道:“师娘做了茯苓糕。”

  皎娘笑着点头柔声道:“这便该起锅了。”说着转身又进厨房去。

  阿宝忍不住吞了下口水,师娘的茯苓糕软糯香甜,可比外头点心铺子里卖的强远了,说起来师娘的厨艺当真是好,只不过身子弱,不能劳累,偶尔才能下厨做些吃食,便如此,也把自己的胃口养刁了许多,寻常吃食都入不得口了。

  待皎娘端着茯苓糕出来。树下的桌旁,阿宝跟小家伙儿已然排排坐好,眼巴巴盯着自己手里的托盘瞧,皎娘不觉莞尔,把盘子放到桌上,又让方婆子把灶房里熬的银耳汤端来,让他们就着吃,免得噎着。

  皎娘却另拿了个小碟装了两块茯苓糕,推到南楼月跟前儿,南楼月只是捏了一块,他一贯不大爱吃这些,只是不忍拂了皎娘的好意罢了。

  目光却落在皎娘的手腕上,微微一闪,娘自来身子弱,腕子也纤细,如今映着那一串红透透的手串,愈发赛雪欺霜,当真美的不可方物,也难怪那位放不下了,这一晃已是五年了,终究是藏不住了吗?

  第180章 姑苏住不得了

  小寿儿吃了一碟子茯苓糕, 又缠着阿宝玩闹了一会儿,便没了精神,转身跑到一旁的奶娘跟前儿揉揉眼张开手臂, 奶娘知道小家伙困了, 抱起他进屋了。

  阿宝见了不禁道:“小寿儿当真懂事的紧。”

  皎娘神色微暗:“到底是我这个当娘的没用,我去瞧瞧他。”说着进屋去了。

  待皎娘进了屋,南楼月目光扫过阿宝, 阿宝自知失言,忙嘿嘿一笑:“师傅我错了,错了,以后注意注意。”

  南楼月也拿自己这个徒弟没辙, 这小子自小性子跳脱,在燕州那会儿多少还收敛着些,到了姑苏这边, 日子平顺安逸, 便愈发放开了性子, 说话也不过脑子, 虽说皎娘不会介意, 到底不想让她为此事伤神,小寿儿得之不易,当年自己都没想到她能平安生下这个孩子,许是老天也看不下去了, 才为他们这样苦命之人留了一线生机, 让他们过了这几年的安生日子,只不过这安生日子怕是要到头了。

  南楼月在心里微微叹了口气, 转身进了西边书房, 阿宝忙跟了过去, 一进书房未等阿宝开口南楼月便道:“京里那边的人找过来了?”

  阿宝愣了愣:“我还没说呢,怎么师傅就知道了。”

  南楼月端起炕几上青瓷茶盏啜了一口:“你最疼寿儿,平日里只应了的事绝不会食言,若非遇到十万火急之事,又怎会忘了给他买糖,而让你如此慌忙跑回来的事,大约只有京里那些人了。”

  阿宝挠挠头不禁道:“师傅,您说咱们在姑苏这都安安生生的待了五年,也没什么动静,最近是怎么回事,若是那位知道师娘活着,怎会过了五年才来扫听找人。”

  南楼月放下茶盏,微微叹了口气:“你莫不是安稳日子过长了,忘了咱们的身份。”

  阿宝脸色一变:“师傅是说萧……”说着却住了嘴,下意识往窗外看了看,脑袋耷拉了下去,半晌抬头道:“既如此,直接把人送过去不就得了,为何还要如此大费周章,而且,师傅舍得?”

  南楼月却笑了,只是笑的有些零落,伸手摸了摸阿宝的头:“人生如棋,而你我皆是棋子,并非执局之人,来去生死自也由不得我们,更何谈舍得舍不得了。”

  阿宝:“那师娘跟小寿儿呢?”

  南楼月:“他们或许是棋子……”说着顿了顿:“也或许日后是执局之人,端看日后际遇造化,其实从寿儿的角度,长居于此也并不妥当。”

  阿宝:“为何?咱们在姑苏住的不是很安逸快活吗,小寿儿很喜欢的。”

  南楼月:“阿宝,师傅知道你舍不得寿儿,可他跟你不一样,他一落生便注定了不会过什么安逸日子,要知道他可是忠勇侯府的长房嫡脉,如今梁府长房无嗣,若知道寿儿的存在,怎会让他落在旁处,你也不用担心寿儿,便回了京,侯府那边待他只怕会如珠似宝,断不会委屈了。”

  阿宝咬了咬唇:“可,可是那梁惊鸿不是什么好人,师傅莫不是忘了,当初他是如何对待师娘的吗,若不是他,师娘又怎会隐姓埋名跟咱们远走他乡,师娘恨死了那梁惊鸿,是打定了主意跟他一刀两断,从五年前便两不相干了。”

  南楼月叹了一声:“你到底年纪小,这男女之间的爱恨仇怨哪里是能说清的,何况他们还有小寿儿,岂会断就能断的。”

  阿宝:“可是您跟师娘已经成亲了,寿儿喊您爹爹的。”

  南楼月:“不过是当日的权宜之计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