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皇后等等第45节(2 / 2)


  赶紧的全盘托出,“是那家人打听到些许消息,托人到处走关系,这才和下头的人给牵上头,小人才能报到厂公面前。”

  冯怀颔首,“那好,再给他们多点机会。”

  大珰头一愣,而后明白了他的意思。这位西厂厂公是把那家子当冤大头,想抓住这当家的脚往外头倒钱呢。

  “是。”大珰头应道。

  大珰头走后,冯怀继续拿起手里的卷宗看,这上头已经没有什么好琢磨的了,他拿起笔,在上头画了个勾,回头就禀告到宣和帝那里去。

  这磨刀不误砍柴工,对着那位皇后娘娘讨利息,也不妨碍他发财。到时候事情办妥了,肯定皇爷会另有赏赐,监官太监虽然见钱眼开,但是个知趣儿的人,自己这儿是要狠狠砸银子孝敬自个。

  这两头功夫都不耽误,真是妙极了。

  甄选驸马的事儿过了一个来月,王皇后在坤宁宫望眼欲穿,想要个结果。叫人出去打听,都回来消息,说是下头正在忙着。的确是忙,选驸马,高高在上的皇帝是百般不插手,只管叫太监去。

  这选驸马不能从高官显贵子弟里头挑选,只能从民间英俊善良的男子里头甄选。和皇家选后妃王妃差不多。只不过事先要张榜布告天下,告谕京城军民官吏,凡是十四到十六岁的须眉男子,,边幅划一,怙恃有家教者,都可以到礼部报名。皇帝万事不操心,只要等下头把最后选定的三个人送到面前,让他选其中一个就行。

  宣和帝那边撒手不管,王皇后急的和热窝上的蚂蚁似得,一日到晚提心吊胆。嫁人对女人来说就是再投一次胎,嫁好了下半辈子顺顺当当,要是不好,那可就要受半辈子的磨搓。虽然皇家公主,金枝玉叶,婆家都没有叫公主去见的资格,只能上门拜见公主,更别说想要在公主面前摆架子了。但是这做娘的,哪个不想女儿顺顺当当的!尤其王皇后就这个女儿,更是当眼珠子一样的疼着,恨不得把最好的都给她。

  王皇后跪在菩萨面前,手腕上挂了一串佛珠,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声。

  一炷香烧完,王皇后才睁开眼,虔诚的拜下身子。她站起来,身旁的女官立刻搀扶住她。两腿跪的有些久,刚刚站定,王皇后便觉得一阵头晕目眩,身子晃了两晃。

  女官慌忙扶住她,“娘娘还好?”

  “好。挺好。”王皇后站好,她挪动着两腿慢慢走,走出了小佛堂,“大哥儿和瑛姐儿两个还好吧?”

  今天朱承治也过来了,王皇后和往常一样,和朱承治说了两句话之后,就打发他到女儿那里去。

  “已经叫人去看过了,说大公主和大殿下相谈甚欢。大殿下对大公主也颇为相让。”

  大公主那个性情摆在那里,即使有管教妈妈看着,但本性改不了,相处时间一长就难免露出点儿来。朱承治对这个姐姐颇为忍让,姐弟两个看上去其乐融融。

  王皇后满脸欣慰的点了点头,她扶着女官的手,慢腾腾走着,活动腿脚,“那就好,现在大哥儿出息了,在皇爷面前呆着,就瞧着哪天皇爷能想明白,把大哥儿的名分给定下来。”说着,她面上的笑容生出些许苦涩,“也是我没有这个福气,要是当年我肚子争气,哪里还有今天这么一番波折!”

  女官听到这话,后背一阵发紧,柔声劝慰,“还请娘娘宽怀,现在大殿下对娘娘甚是孝顺,和亲生的也没有多少差别了。”

  这倒是,朱承治对王皇后甚是孝顺,只要王皇后身体有个什么不好,就一定会到坤宁宫来探望。

  王皇后摇摇头,叹了口气,“大哥儿现在我暂时瞧着,只希望能越来越好,就是瑛姐儿那桩。”

  “选驸马都要经过礼部甄选,到时候还要送到皇爷那儿过目呢。这好几道难关,能筛选过来的肯定都是些年轻俊彦,娘娘就放心吧。”

  这到头不放心也得放心了,人在后宫,她就想使劲儿,都没法下手。

  “去看看瑛姐儿和大哥儿。”

  “娘娘不先去歇会子?”女官问。

  “不去了,先去看看他们。”

  王皇后带着一行人往大公主那里去。她到的时候,正好遇见朱承治和大公主在屋子里头说话,朱承治和大公主两个靠手坐着,王皇后走到外头,摆了摆手,不叫太监进去通传,她走进去,到了屋子门前,隔着一层雀鸟隔扇,附耳上去,听到里头女儿在笑,“大弟弟,你天天都能看到父皇,父皇每天都要见那么多的人啊?”

  “父皇日理万机,每日里见的人自然多。内阁和六部官员,忙呢。”

  “这样。那大弟弟你可和那些朝臣说上几句话了?”大公主的声音无忧无虑。

  王皇后推开隔扇,见着女儿坐在那里,脸上不由的笑起来,“瑛姐儿和大哥儿在说话呢。”

  “母后怎么来了?”大公主欢欢喜喜的站起来,她快步走到王皇后身边,搀扶着人往里头走。

  “刚刚才来,不想搅了你们姐弟谈话的兴致,所以就没有让人通传了。”王皇后扶着女儿的手往里头走。朱承治站起来,给王皇后行礼,“见过母后。”

  王皇后和蔼的点点头,她在上首的位置坐下,拉住女儿的手百般不舍,“大哥儿多过来坐坐,以后瑛姐儿出嫁之后,恐怕你们姐弟两个见面的就少了。”

  说着心里悲怆起来,忍不住落了几滴泪。

  大公主在一旁也跟着哭起来。

  “母后不必悲伤,就算大姐姐出嫁了,大姐姐依然还是姐姐,姐弟情怎么可能因为大姐姐的出嫁就淡了?骨肉亲情,最是化不开的。”朱承治劝慰道。

  这话从他口里说出来,终于叫王皇后止住了泪,她冲朱承治伸出手,朱承治连忙接住,“大哥儿能说这话,我就算是能放下心了!”

  她帮这孩子,不过是无奈之下的选择,现在这孩子这般示好,之前心头的重重疑虑终于可以放下来了。这孩子是个好的,也是个知恩图报的。

  *

  选驸马这事儿在京城里头沸沸扬扬了好会,真有本事的不想参选,真有脸盘子没有钱也是白搭。

  闹腾了许久,礼部终于拟定了人上来。冯怀那日正在宣和帝面前伺候着,冷眼瞧着下头的礼部官员把名册呈送上来,宣和帝显得有些兴致缺缺。

  宣和帝伸手把名册拿过来,上头拟定了三个人选,都是京城里头的子弟,身家清白。他随意扫了一眼,左右看着都差不多,无甚特色。

  宣和帝左手边站着冯怀,右手边则是站着一个中年道士,道士俗名姚文龙,是山西那边官员送来的一个道士。说是擅长金石炼制丹药之术,送到了京师来。

  冯怀在宫里不知道多少耳目,这个道士说是擅长金石丹药,其实说白了就是长于做春~药。这人炼制的药,宣和帝很喜欢,也因此受宠。

  “这三个。你们谁听说过吗?”宣和帝左右比较了一番,没瞧出个对错。

  冯怀叉手不说话,他看了一眼那边的姚文龙,姚文龙是个聪明人,立刻回道,“这举子们考科举,还要分个状元榜眼探花,最佳者,那应当在前头,所以贫道觉得,最前头的应该是最好的。”

  “这话说的。”反宣和帝笑了两声,他瞥向冯怀,冯怀呵腰答,“这几人看礼部拟好的单子,似乎并没有多少差别。不过后面两位出身都是平常人家,家里不过是中等之家罢了。而前头的却是出身富户,而且也出了几个读书的秀才,奴婢觉得家风还是有几分保障的。”

  读书读书,家里没钱的读不上。家风要是太差也考不上。

  不过外头的道道,哪里是宫里锦衣玉食的人全能明了的!

  那家子的确也有出了秀才举人的,不过那些个是堂侄子,不知道出没出五服。不过御驾前头全凭他一张嘴,说死说活都是他的事儿。